预购商品
书目分类
特别推荐
本書以陽羨詞派的聚眾經驗為例,提出中國古代文學流派的聚合模式,有著「共主中心」與「群英並起」交迭的動態歷程,改變學術史慣持「共主中心」的單一詮釋觀點。全書著重闡述陽羨詞派內含眾成員詞學分化的「差異性」,個別成員詞學更迭的「歷程性」,以及領袖認同的「機動性」。從而凸顯文學流派內部既有「類同性」也兼有「差異性」,以及「追隨者」對領袖認同的主動選擇,相較於學界過去的文學流派研究,偏重文學流派內部的「類同性」,以及「領袖理所當然」的觀點,本書的貢獻在於開創新視域與新方法。
自 序 緒 論 一、「陽羨詞派」學術史的反思 二、「陽羨詞派」的重構 「才士認同」觀念主導下的陽羨詞學 一、陳維崧詞學的新詮釋:循動態歷程開展的總體詞論 二、陳維崧所對抗的文學觀與社會身分認同 三、陳維崧的才士認同轉向與詞論變遷 「存異認同」觀念主導下的陽羨詞學 一、《今詞苑》的新詮釋:「崇今」詞論的多向重造 二、《今詞苑》所對抗的詞壇風尚:「崇古」詞論及其所據的正統理念 三、四篇〈今詞苑序〉的詞論與所持文化理念的差異展示的流派內部分化 「存異認同」觀念主導下的通代詞史重構 一、《荊溪詞初集》的新詮釋:「去正統」的詞史觀 二、潘眉〈荊溪詞初集序〉的通代詞史敘述 三、對治晚明清初「獨尊定體」的詞史敘述 「超凡印象」與陳維崧領袖地位的形成 一、追隨者的認同與陳維崧領袖地位的形成 二、蔣景祁等追隨者的領袖論述:超凡印象 三、領袖「超凡印象」的社群構派效應 結論與展望 參考書目
作者簡介 侯雅文 臺灣嘉義人,一九六九年生,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文學博士。曾任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助理教授,現任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副教授。侯教授的學術專長在於詩詞學、中國文學流派學、臺灣古典詩學,亦從事現代散文創作。著有《白雨齋詞話「沈鬱說」析論》、《中國文學流派學初論──以常州詞派為例》、《李夢陽的詩學與和同文化思想》等。與他人合著《古典詩歌選讀》(王文顏、顏天佑)、《王維資料彙編》(張進、董就雄)。
客服公告
热门活动
订阅电子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