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們的電影,我們的家:廈語電影與新馬廈語身份的漸變(1948-1966)(簡體書)
|
|
|
|
|
|
|
|
|
ISBN |
9789811216954 |
定价 |
NT360 |
售价 |
RM56.30 |
作者 |
楊明慧
|
出版社 |
八方
|
出版日期 |
2020-04-17 |
装订 |
平裝. 單色印刷. 168 页. 23. |
库存量 |
海外库存 下单时可选择“空运”或“海运”(空运和海运需独立下单)。空运费每本书/CD是RM12.00。 空运需时8-11个工作天,海运需时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时间不包括出版社调货的时间以及尚未出版的预购商品) |
|
有现货时通知我 |
|
放入下次购买清单 |
|
|
|
|
|
|
|
|
|
|
|
|
|
|
|
|
廈語電影是個鮮少人記得的華語電影片種,長久以來靜默在逐漸老去的民間記憶裡。
作者深入拷掘新馬第一手原始材料與重訪歷史現場方法,援引德勒茲(Deleuze)與伽塔利(Guattari)的音樂和“畛域” (territory)的概念,以及史書美等人主張的華語語系理論,力圖解構作為一個全然在祖籍地以外萌芽生長的方言影業的發展,及其與祖籍地之間不斷變動著的關係,由此補充廈語電影的歷史敘事,也借機反思華語語系研究的話語建構。
書中梳理了廈語電影三個不同發展階段的演變:“南音與膠捲閩南鄉土(1948–1957)”“摩登福建歌曲與現代性大宇宙(1957–1962)”“薌劇與三合一體的膠捲畛域(1962–1966)”,把讀者帶回廈語電影在新馬曾經風光一時的四〇至六〇年代,重新發現與瞭解那個時代脈絡中的活躍生命力。
本書由八方文化創作室與新躍社科大學(SUSS)新躍中華學術中心聯合出版,是“新躍人文”系列叢書的第八冊。
|
|
|
|
|
|
|
|
|
|
|
|
|
|
|
目錄
《新躍人文叢書》總序 郭振羽 v
序一 柯思仁 vii
序二 許維賢 ix
導論 廈語電影、方言族群、祖籍情懷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2
第二節 研究方法:音樂與畛域 9
第三節 章節安排 16
第一章 華語語系的“方言問題”與廈語電影歷史概述 19
第一節 “華人”的問題 19
第二節 華語語系研究的啟示 24
第三節 華語語系研究的“方言問題” 28
第四節 廈語電影歷史概述 32
第五節 沒有廈門的廈語電影 38
第六節 小結 40
iv 我們的電影,我們的家
第二章 南音與膠捲閩南鄉土(1948–1957) 41
第一節 廈語電影的南音潮流 42
第二節 撫慰鄉愁的鄉音 50
第三節 撫慰鄉愁的“膠捲閩南鄉土” 54
第四節 小結 67
第三章 摩登福建歌曲與現代性大宇宙(1957–1962) 69
第一節 《新桃花江》造就轉型的關鍵性地位 70
第二節 摩登福建歌曲的特色 73
第三節 轉型的緣由與過程:摹仿 79
第四節 “去畛域化運動”與現代性“大宇宙” 86
第五節 代表現代、面向世界的新方言身份 95
第六節 小結 99
第四章 薌劇與三合一體的膠捲畛域(1962–1966) 101
第一節 唯一引人矚目的廈語電影音樂類型:薌劇 103
第二節 轉型的緣由:實踐復興 105
第三節 “傳統”薌劇與反殖民東南亞 111
第四節 “福建傳統”薌劇與中國福建 115
第五節 “臺灣歌仔戲姐妹劇種”與臺灣 122
第六節 三合一體的膠捲畛域 127
第七節 小結 129
結論 131
第一節 廈語電影歷史:音樂帶領的起承轉合 132
第二節 新馬廈語方言身份:音樂與電影的地方性 133
參考資料 139
參考片目 148
鳴謝 151
|
|
|
|
|
|
|
|
|
|
|
|
|
|
|
作者簡介
楊明慧
楊明慧為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碩士生,英國牛津大學東方學系博士候選人。
目前專研馬來語電影與香港影業之間的互動。曾與杜漢彬、蘇章愷合編“廈語片皇后”莊雪芳傳記――《雪霓芳蹤:莊雪芳》(新加坡:玲子傳媒,2017年)。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