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的話
「家者,心之所在」
年紀小一點的時候,母親對於家中唯一的女兒特別嚴厲,長大過程中試圖抵抗衝突時有,這段時間不曾生過想家的念頭,一旦跨出家門我就是屬於宇宙的孩子,不再是我媽媽的女兒。大學時,跑去臺南念書,媽媽幫我整理完宿舍就搭客運離去,爸爸為了出差要繼續南下,相對著吃完牛肉麵,獨自回到陌生的空間躺在上鋪,巨大的孤立和恐懼感襲來,令我淚流不止,但那夜似乎讓我哭掉所有害怕,從此發現自己是自由的了,相異於家鄉汐止的濕冷陰鬱,這個總是陽光普照的城市成為我心靈的原鄉,比起在臺北一條大路也記不起來,臺南東區與中西區的巷弄深深印在我腦海裡;採訪國蛋時他說,對於家鄉的定義,是無意停下的每個街頭都有一些回憶留在那裡,臺南於他,於我,皆是如此。
住過臺南之後再搬回北部工作,家又成為我的牢籠,一直到2018 年,去了一趟災難式的遠行(詳情請見市場旁的編輯事),才突然發現,當人想起家來,這種思念可以多麼刻苦、多麼蟄人,後來同年有機會訪問陳慧翎導演,她提到,「我們特地飛到很遠的地方去體驗別人的日常,卻不曾好好地去感受自己生活的當下」,成為了我們做這期的開端。
從遠赴南極洲,冒著生命危險拍攝最新一部紀錄片的楊力州導演,到我一直很喜歡的,明明是日本人卻比誰都認真採集臺灣花草做成作品的花藝師嶺貴子,還有曾經到美國東岸求學,把大都會的疏離和文化衝擊書寫成歌的國蛋,以及編輯部從年初就很想採訪的插畫家Cinyee,她與先生每到一個城市都會拜訪當地藝術家,最後還有《小日子》的御用攝影師簡子鑫,過去一年他在外壯遊,年末終於回到臺灣,讓我們有機會找他聊聊。
原先想知道大家都以什麼樣的心情想著自己慣常的一切,才發現這次多數受訪者都是遊牧民族,他們更習慣在不同國度流離,但隨著在外輾轉的次數增加,家對於他們而言沒有一個固定的型態,每個人都有著自己的定義和想像,只要有了這些愛人、這些情感,都能在任何地方捏出一個溫暖的家。心在哪,家就在哪。
農曆年即將結束,過去的一年辛苦了,不管將回到熟悉的地方與所愛的人相聚,抑或要被煩人又多嘴的親戚困住,希望你們無論在哪,終有一天,回到想望的家。祝大家新年快樂!在此獻上編輯部苦思整個下午的簽名。
小日子行事曆
一件事
旅遊手冊都遺漏 英殖民地風味的隱密小餐室
在法國修習正念 無所事事也是件正經事
我想做的是一本 讓人想收藏的雜誌
卡米地喜劇基地 盡情大笑的歡樂星期三
攝影師行走手記
Jack Lin:從街拍感受古城新舊
專欄
馬世芳:無家想歸
張曼娟:另一個故鄉
黃威融:大叔跟隨女友 去逛傳統市場
聊聊天
哈哈台:就算沒人看 也要認真把血淚流成笑點
封面故事 Home is Where Heart is
生命能在一瞬之間逝去 回到家時就要好好賴著
家不是一個空間一個模樣 而是收納愛人與自我
家鄉塑造現在自己 從此能用音樂去跨越遠方
像候鳥飛遍世界 繞了一圈終於懂得家的定義
過濾掉紛擾孤寂 安心與自在之地就是家
SP 再怎麼不想家 也還是忘不了這個味道
人物專訪
王若琳:想不到吧! 怪奇搖滾後 接下來要為你們演唱淒美愛情故事
創意現場
張雍:想家比賽的安慰獎
工作室日常
留住時間與情意的溫暖花藝
市場旁的編輯事
Peas Lin:痛苦的旅行 是為了想家
小日子享生活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