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字文》原名《次韻王羲之書千字》,是舊社會兒童學習書法的重要啟蒙讀物,作者是南朝人周興嗣(?-521)。
《千字文》原本是梁武帝蕭衍命周興嗣為蕭梁皇室的王子學習書法而作。啟是啟發、啟迪;蒙是指幼稚而沒有知識;所以初入學的小孩子叫做「童蒙」,啟蒙即啟發未受過教育的小孩子。《千字文》因受體裁所限,行文比較簡潔,對於真正的「童蒙」來說是略為艱深,清末以後變成純為習字之用,幾十年前的國文老師都不再把它當作教科書用。
南北朝(420-589)是中國歷史上南北分裂對峙的時代,南朝先後共有宋(君主姓劉,又稱劉宋)、齊(君主姓蕭,又稱南齊)、梁(君主亦姓蕭,又稱蕭梁)、陳四個政權。
蕭衍(464-549),字叔達,是梁朝的開國之君,他原本是南齊皇族的遠親,後來篡(粵音傘)齊自立為帝。梁武帝在位共四十八年,前期是南朝盛世,他可以說是南朝最像樣的一個皇帝。可是晚年佞佛(佞粵音另,佞佛即是迷信佛教而不是正信),以帝皇的身份,曾經三次出家,每次都要臣民出錢將他從佛寺贖回。
王羲之(303-361),字逸少,是東晉時的大書法家,世稱「書聖」。梁武帝為了方便一眾王子學習王羲之的書法,便命周興嗣搜集王羲之的書法,編成文章來給眾皇子皇孫誦讀。
為了便於記憶背誦,《千字文》全文用四言詩的體裁寫成,四字一句,合共二百五十句,每兩句一組,大部份都對偶押韻。難處是要保持全文四字一句,既要考慮韻律和內容,用字又不可以有任何重覆,而且又要王羲之曾經寫過,這一篇《千字文》就用了一千個不同的字。據說周興嗣為了寫《千字文》而一夜白頭,這個說法或許有誇大的成份,也說明其中的難度。
周興嗣,字思纂(粵音如轉變的「轉」,陰上聲)。他記憶力很強,文章也寫得很好,因為梁武帝本人愛好文學,所以周興嗣很得器重。但是周興嗣的身體不好,在公元五一三年因病而盲了左眼,所以始終沒有做上大官。他在作《千字文》時的官銜是「員外散騎侍郎」。官有常額,也有在常額之外加置,「員外」即是在常額官員之外的意思。「散騎」(騎,粵音驥)是在皇帝身邊「騎而散從」的官員,並無常職。「侍郎」即是侍從的郎,「郎」在漢朝是做官的基本資格,侍郎一類的官,一般負責規諫皇帝,後代的侍郎發展成為相當於副部長級高官。周興嗣這個「員外散騎侍郎」在當時屬於所謂文學侍從之臣。
中國文字是一字一音的方塊字,因為一字一音,所以寫詩詞文章時在韻律與對仗上面,就可以有許多變化騰挪的餘地。寫作詩詞一類的韻文必須重視韻律,經常是文人雅士相聚時的消遣,即所謂「以文會友」。答和(粵音禍)別人的詩而用其原詩的韻腳次序,稱為「次韻」。
西漢時大思想家賈誼(200 BC-168 BC)認為治國之道,首要重視太子與王子的教育。因為以往中國在政治上實行世襲君主制度,即使皇帝做得不好,也不能隨便撤換。補救的方法惟有把所有王子都教育成品德良好之人,如此至少不會出現不讀書、不明理的皇帝。梁武帝的長子昭明太子蕭統(501-531)性格寬仁,喜好文學,博覽群書,可惜早死。
雖然梁武帝也能秉承前人的良方,還算重視王子的教育,但是晚年對子孫輩過份寬縱,到頭來子孫大部份都不孝。在侯景之亂時,武帝許多擁有兵權的子孫坐視不救,沒有一個肯出師勤王,結果武帝以帝皇之尊,受困而餓死,實在有點諷刺。
《千字文》共分四章。
第一章由「天地玄黃,宇宙洪荒」至「化被草木,賴及萬方」,共三十六句,一百四十四字。講的是天、地、人之道。
第二章由「蓋此身髮,四大五常」至「堅持雅操,好爵自縻」,共六十六句,二百六十四字。講的是君子修身之道。
第三章由「都邑華夏,東西二京」至「曠遠綿邈,巖岫杳冥」,共六十句,二百四十字。講的是君主王(粵音旺,作動詞用)天下的盛況。
第四章由「治本於農,務茲稼穡」至「謂語助者,焉哉乎也」,八十八句,三百五十二字。講的也是君子修身之道,但是與第二章有分別,這一章主要專講君子窮而在下時的修身。因為受到用字的限制,第四章內容比較混亂,結構不及前三章的嚴整。
本書特色
為令此稀見鈔本不致湮沒,特以最新數碼技術清理版面,以原色彩色精印,一以作玄空法訣資料保存珍藏,一以供同道中人參考研究。 |